秋季來臨,適宜的氣候容易讓人忽略皮膚的日常護理,不少人出現皮膚干燥、脫屑等問題。秋季該如何科學護理皮膚?記者采訪了浙江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陶小華。
秋季晝夜溫差變大,氣溫逐步降低,皮膚的油脂分泌量開始減少,鎖水能力減弱;同時,伴隨降水減少和空氣濕度下降,皮膚水分流失速度加快,角質層含水量降低,也加速了皮膚干燥和彈性降低。
天氣涼爽,人們容易忽略防曬。秋天以晴天居多,云層較薄,紫外線很容易穿過云層直曬皮膚,進而引發損傷。除了會讓皮膚變黑,還會導致細紋、色斑、日光性皮炎等皮膚老化、炎癥問題。
關注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問題。皮膚屏障如同“磚墻”結構,表面覆蓋弱酸性皮脂膜,“磚塊”之間由神經酰胺、脂肪酸、膽固醇構成的“水泥”形成穩固屏障,一旦受損,將導致皮膚抗炎能力下降和功能失調等,進而形成“敏感肌”。
“敏感肌”是敏感性皮膚的俗稱,指皮膚受到物理、化學等因素刺激后,出現刺痛、灼燒、疼痛、瘙癢等。皮膚容易敏感的人群在秋天更應該引起重視。
秋季的皮膚日常護理應該怎么做?陶小華提出3個重點:溫和清潔、舒緩保濕、嚴格防曬。
清潔皮膚建議使用溫水,早晚各1次。水溫過冷會導致毛孔收縮,不利于清除污垢;水溫過熱又會破壞油脂膜。涂抹防曬劑、化妝品等后需要注意清潔,鼻子和額頭為重點部位,但不要過度。過度清潔會導致油脂分泌更多,出現外油內干、水油失衡等問題,甚至出現皮膚菌群失調引發炎癥性皮膚病。
潔面后3分鐘內應噴潤膚水、搽保濕霜,恢復皮膚皮脂膜結構,維持正常酸堿值。且要根據季節及皮膚特點選擇相應保濕劑,例如秋冬季或干性皮膚適合油脂較多的膏、霜劑,春夏季或油性皮膚則宜選用凝露、啫喱類等更為清爽的產品。
在日常防曬方面,除了在紫外線最強時段盡量避免室外活動外,還應注意物理性及化學性防曬。防曬遮擋物應選擇紫外線防護系數大于25、紫外線透過率小于5%的紡織物,防曬霜應根據不同環境選擇相應產品,即使在室內,如果靠窗、陽臺,或者接觸較強熒光燈等也應涂抹防曬產品。(記者 竇瀚洋)